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专栏 > 十一五和建党九十周年成就 >
医疗卫生事业成绩骄人 服务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系列统计分析之十三
来源:统计局    时间:2015-07-10 00:00

1921年到2011年,从瘟疫肆虐、疾病流行和缺医少药到逐步建立了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照顾服务体系。90年来,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走上了一条欣欣向荣的发展路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了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我市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27‰下降到20094.7‰,人均期望寿命则由194935岁提高到74岁,增长了39岁。

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水平大幅提升

建国初期,由于医疗条件十分落后,衡阳卫生资源短缺,1959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418家,病床位3115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3 人,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位仅有8张,而每万人拥有医生只有7人。随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的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规模逐步扩大,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医务人才培养等各有关领域全面加以推进,全市医疗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较好发展。截至2009年,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数共4508家,病床位1.73万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达到2.34万人,比1959年分别增加3.18 55.5415.90倍,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位25张,高于全国和湖南省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生也达 13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几十年来的负重奋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管理体系,特别是2005年来,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建设以及医疗技术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双丰收。


指标

1959

2009

倍数

医院、卫生院数 (所)

1418

4508

3.18

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张)

3115

173000

55.54  

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     (人)

5098

234000

45.90  

每万人口拥有床位数

8

24

3.00  

每万人口拥有医生数  

7

13

1.86


 

 

同时,我市始终坚持科技兴卫战略,从建国至今,我市各医院先后获得国、省、市科技成果奖300余项,平均每年开展新技术项目60余项。在加强各医疗机构房屋、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狠抓了市直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了医疗科研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进步。现在我市共有10个专科被评审为市直重点专科,2个专科被省卫生厅评审为全省市州级重点专科。根据2008年卫生统计结果,我市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三日确诊率达93%以上,术前诊断符合率达98%以上,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充分说明我市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能够适应群众的就医需求。  

二.妇幼卫生得到重视,成绩可喜

在解放前,衡阳的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人命贱如草芥是那时的普遍现象。一个母亲生十胎八胎,能够成活下来的却只有二三人。尤其在农村,妇女生孩子由村里的中老年妇女接生,由于割脐带不消毒,很容易引发产褥感染,使得妇女、孩子都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新中国建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为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先后制订了妇女发展规划和儿童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我市妇幼卫生事业认真贯彻“两个规划”,根据妇女、儿童的生理特点,针对危害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和因素,运用医学科学技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各城乡普及妇幼卫生保健,妇幼保健水平和普及率不断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至2008年,全市全年孕产妇死亡率33.86/10万,婴儿死亡率9.38‰,较建国前的1500/10万和200‰大大降低。住院分娩率为91.29%,较1995年上升了39.57%  

三、农村医疗卫生不断改善,全面推广新农合发展

解放前,在农村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穷苦人家,看不起病,小病就会用一些土法子自己治疗,或者就挺一挺,大多数的病人都从小病扛成了大病,稍好一些也只是靠赤脚医生“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为百姓缓解病痛,人民群众的健康缺乏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直坚持把农村做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我市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自1991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9900多万元资金,对245所乡镇卫生院(分院)和20个预防保健机构的危房进行了改、扩、建,至1997年,全市初步实现了“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之后,为提高农村卫技人员的素质,从2003年起,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全市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和乡村医生普遍轮训了一次。  

2005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9年,新农合试点已经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共有446万农民参合,平均参合率为92.26%,筹资总额达3.5亿元。从2008年全市新农合运行情况来看,基金效益发挥较好,基金使用率、受益度、受益面分别为84.65%35.97%13.69%,共为63.77万农民兑付补偿近3亿元。新农合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对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疾控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控制力得到提升

建国前,由于受贫困、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加上对疾病预防控制缺乏应有手段,天花、白喉等传染病广为流行,我市曾经也是霍乱疫情的高发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在随后党领导的几十年来,我市卫生部门认真贯彻党的“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结核病、麻风病、艾滋病等防治机构,配备购置了相应的防保设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疫情监测、报告、防治措施不断完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知识,实施免疫规划和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2008年,我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203.34/10万,较1949年的2/10万大大下降。一些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党领导的几十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建设,实行疫情网络直报,加强了疫情监测和分析,大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肝炎、痢疾、流脑、乙脑、钩体病、出血热、伤寒、霍乱、新生儿破伤风等一批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基本消灭了丝虫病、麻风病、疟疾等,三年无白喉,十七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艾滋病、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不懈地开展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主要地方病危害基本消除。取得了抗击非典、防控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疫情的重大胜利,面对重大洪涝和地震灾害,成功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  

五、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中医事业在传承中较好发展

90年前,传统的中医事业处于停滞不前和衰退的境地。建国后,我市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大力发展中医事业。19824月,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我市召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衡阳会议”,针对当时中医药界普遍存在的西化倾向,明确提出了“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指导思想,后又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和要求,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在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中医的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后,我市中医事业蓬勃发展,截至2010年全市目前共有中医医疗机构10家,中医卫技人员3823人,中医专科(病)建设项目36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12个,市级10个),市中医医院进入三级医院行列。我市在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发挥中医药特点和优势的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广泛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医改成果惠及群众

建国初期,继承的是经济萧条、社会危机重重、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疾病肆虐的烂摊子,党和政府在此基础上接管、改造、重建了原有的医药体制,逐步建立了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工作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制度,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国家医疗卫生体制。1985年我国正式启动第一次医改,我市卫生系统启动人事制度改革,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院长负责制,干部职工实行招聘制、合同制。九十年代,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市各医疗单位打破人事用工制度上的“铁交椅”,试行“因事定岗、因岗设人、竞聘上岗”,吃“大锅饭”的现象逐步被职工劳动效能和贡献的新分配机制所代替。  

随着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打破了国家、集体一统天下的办医格局,使多种所有制形势并存,从而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办医,解决群众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1994年,市俊章中医精神病医院成为我市第一所民营医院。1998年,耒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拍卖,是我市公立医院转体改革首次试水。1999年,市妇幼保健院兼并接管市示范托儿所,同年,市中心医院与德国费森尤斯公司合作项目——血液净化中心开业。  

新世纪伊始,全市积极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了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六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021日在常宁市、南岳区和石鼓区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307种基本药物网上统一招标采购,实行“零差率”销售。试点以来,人均门诊费和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下降49%34%,药价平均下降接近50%,保证了群众基本用药,有效降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群众负担。  

在党的领导下,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主办:衡阳市统计信息网  地址:衡阳市解放大道16号市政府办公大楼10楼
联系电话:0734-8857855 信访举报电话:12388  邮编:421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