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专栏 > 十一五和建党九十周年成就 >
“钱袋子”鼓起来 社保体系建起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系列统计分析之九
来源:统计局    时间:2015-02-07 00:00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市的劳动就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职工工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体系日臻完善。

 

一、工资分配机制不断完善,职工工资水平显著提高

 

2010年,全市城镇单位职工人数为51.69万人,比1950年的3.29万人增加了48.4万人,年均增长4.7%。全市累计工资总额达137.40亿元,比1950年增加137.26亿元,年均增长12.2%;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职工工资总额增加了135.41亿元,增长了68倍,占1949年至2010年增加总量的98.7%,是改革开放前历年增加工资总额的72倍。

 

2010年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581元,比1950年的415元增加了26166元,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7.2%

 

1、工资分配制度初步形成阶段(1949年-1955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落后,加之连年的战争创伤,我国面临全国范围内的严重失业,同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急需大量人才,国家实行的是“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的两种制度,刚进城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享受供给,而旧有人员则享受工资制。1951年,我国实行了第一次工资改革,彻底废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工资分配制度,初步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1955年,全市职工人数已达4.85万人,比建国初1950年的3.29万人净增1.56万人,1955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481元,比建国初1950年的415元增长15.9%

 

2、“大锅饭”阶段(1956年-1977年)

 

1956年,党中央、国务院进行了第二次工资改革,缩小了最高与最低工资的差距。 1956-1961年期间,这期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出现连续较大幅度的减少,由1957年的534元降低到1961年的462元,减幅达13.5%。调整后的机关和企业干部工资差距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但工资关系趋于不合理,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1977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571元,比1956年的534元增长了6.9%,全市职工工资水平在21年的时期内仅提高了37元。

 

3、稳定增长阶段(1978年-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资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78年,恢复奖励制度;1979年国有经济单位40%调整工资;1981年,1982年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1983年对企业职工再调整工资,建立了津贴、补贴制度,实行企业奖金提留随同企业盈利多少浮动制度;1985年,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在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的工资调整;1993年,实行动态的弹性工资计划;1994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再次进行改革,建立了职级工资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晋级增资机制。通过这些工资制度的改革,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已由1978年的532元提高到1999年的5302元,增长了9倍,年均增速11.6%

 

4、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

 

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基本完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机制改革。2006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公务员实行了职级工资制,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部分构成;同时,人事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也进行了再次改革。这段时期,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5648元增长到2010年的26581元,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16.8%,是全市职工工资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衡阳市城镇单位职工人数及工资总额

 

二、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趋于完善。

 

改革开放前,离退休、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基本上由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才开始逐渐恢复,并得以快速发展。劳动保障体系作为整个国家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深刻变革后,日臻完善。

 

1、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

 

1984年,全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6年全市建立了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当年就有38.32万参加了养老保险。2010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55.4万人,比1996年增长了44.6%

 

2、失业保险制度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正式将失业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2004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达37.51万人,到2010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达48.67万人,比2004年增长29.8%

 

3、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

 

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出台之后,于2000年全面启动了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也已启动,这标志着覆盖全市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10年,全市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65.16万人,比2000年的1.7万人增长37.3倍。全市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4.63万人,比2008年的61.62万人增长63.6%

 

4、工伤保险制度逐年推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开始对工伤保险进行改革。1996年,全国出台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开始在部分地区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同年,还制定了《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为鉴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提供了依据。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  2010年,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0.31万人,2004年的37.51万人净增2.8万人。

 

新中国成立至今,全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工资收入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衡阳迈出坚实的步伐,提高工资水平,完善社保体系。

 

主办:衡阳市统计信息网  地址:衡阳市解放大道16号市政府办公大楼10楼
联系电话:0734-8857855 信访举报电话:12388  邮编:42100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304000038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