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面打好"发展六仗",全力以赴拼经济,各项措施加力显效,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稳定向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5.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2%。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14亿元,增长3.0%;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9.00亿元,增长10.1%;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9.97亿元,增长5.2%。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9.6%、48.7%、41.7%,分别拉动全县GDP增长0.6、3.0、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1.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6.8%。
全县三次产业比为18.6:27.9:53.5。与上年相比,一产业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二产业占比下降3.4个百分点,三产业占比提高3.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23亿元,下降1.5%。其中:农业产值57.17亿元,林业产值3.88亿元,牧业产值39.27亿元,渔业产值11.6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25亿元。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67千公顷,增长0.1%;粮食作物产量44.70万吨,增长3.1%;稻谷产量40.30万吨,增长2.6%,其中早稻:13.69万吨,中稻:13.73万吨,晚稻:12.87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1.91千公顷,增长2.0%,油料种植面积27.77千公顷,增长0.4%;油料产量4.62万吨,增长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1.76万吨,增长3.9%;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91千公顷,增长3.7%。
全县生猪存栏58.43万头,下降0.4%,生猪出栏81.54万头,下降0.9%;牛出栏0.94万头,下降5.1%,羊出栏16.01万只,下降12.8%,家禽出栏1296.67万羽,增长3.5%;禽蛋产量3.51万吨,下降7.9%;水产品产量4.84万吨,增长4.9%。
全县乡村居民用电量35207.40万千瓦时,增长1.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3.41万千瓦,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规模工业行业中,纺织业增长100.1%,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3.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3.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103.39亿元,增长5.6%,营业收入93.25亿元,增长13.2%;营业成本65.32亿元,增长6.8%。
全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5.83亿元,增长9.6%;建筑业增加值23.62亿元,增长1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1.37万平方米,下降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3.80万平方米,下降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9%;产业投资增长19.6%;民间投资增长34.7%。
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9%;制造业投资增长16.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7%。
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2.65亿元,增长1.9%。商品房销售面积40.60万平方米,下降4.7%;商品房销售额17.24亿元,增长3.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31亿元,增长10.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7.7%,饮料类增长21.3%,服装及日用品类增长54.8%,家用电器和音响类增长94.6%,医药及医疗器材类增长28.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9%。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9%,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0%。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5亿元,增长35.0%。实际到位内资97.61亿元,增长12.3%。实际到位外资358万美元,增长65.0%。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401.63万吨,增长6.0%;公路货运周转量40601.23万吨公里,增长8.0%。公路客运量357.35万人,增长10.0%;公路客运周转量5775.89万人公里,增长10.0%。全县年末公路里程数3167.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2.89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33亿元,增长10.7%,其中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0.22亿元和4.11亿元,分别增长0.4%和增长11.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16万户,下降4.9%;移动电话用户67.24万户,增长6.1%;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6.89万户,下降2.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预算收入17.46亿元,增长14.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43亿元,增长16.5%。一般预算支出57.40亿元,下降2.4%;其中教育支出12.96亿元,增长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51亿元,增长30.1%,卫生健康支出3.49亿元,下降56.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58.16亿元,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505.89亿元,增长11.6%;单位存款52.27亿元,下降0.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7.36亿元,增长19.0%。其中,短期贷款为70.15亿元,增长21.3%;中长期贷款179.23亿元,增长18.0%。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6.39亿元,下降0.8%,其中,寿险3.61亿元,下降6.0%,产险2.78亿元,增长6.9%;赔付支出3.21亿元,增长11.5%,其中寿险赔付支出1.24亿元,增长1.6%,产险赔付支出1.97亿元,增长5.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98亿元,增长17.3%。全年共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0项,其中,省计划项目6项;市计划项目4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30亿元,完成技术合同316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县拥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祁东县经济开发区已批准设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祁东县被确立为湖南省第二批创新型建设县。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围绕"宣传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结合我县实际,突出地域特色,组织开展"欢乐潇湘,幸福祁东"系列文化活动,开展祁剧、渔鼓、祁东小调、歌舞等文艺创作,参加第二届祁东黄花菜节和2023年衡阳市首届文化艺术节。
组队参加2023年第四届衡阳市"三大球"联赛,我县气排球队和篮球代表队分别荣获冠军。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我县运动员获一枚金牌,八枚银牌,两枚铜牌。举办全县"桃花源杯"羽毛球精英赛、象棋赛、湖南省第四届社区运动会(祁东海选赛)等比赛,通过举办品牌赛事,辐射各镇,进乡入村,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村村响"综合覆盖率95.9%,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为9.05万户。年末全县共有档案馆1个,馆内存档15.44万卷,已开放各类档案13.54万卷。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473个,其中:医院12个(包括民营医院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个,村卫生室361个,门诊部及诊所类7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卫生监督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456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456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62人,执业护士2036人。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林地面积85.82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5.8%,全年城镇污水排放总量1232.7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总量为1171.0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5.0%。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4.8%,III类或优于III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县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1起,死亡13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人口年报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0.65万人,性别比为114.4:100。全年出生人口0.60万人,出生率6.0‰;死亡人口0.64万人,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0.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1:10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87元,增长5.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48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106元,其中食品支出6058元,居住支出5132元,医疗保健支出3168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3865元。城镇恩格尔系数为20.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89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65元,其中食品支出4548元、居住支出3619元、医疗保健支出2048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3371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3.8%。
年末,全县城镇低保共保障2147户0.33万人,农村低保共保障12357户2.24万人,发放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580.5万元和6871.42万元。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0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3.8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1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85万人;社保基金安全完整率和规范运作率达100%。
注:
1.本公报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大、衡阳市政府、衡阳市政协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大、衡阳市政府、衡阳市政协以《2023年祁东县统计年鉴》为准,部分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大、衡阳市政府、衡阳市政协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中各项指标增速无特殊注明均是指2023年与2022年同比结果。
4.总人口、出生率、出生性别比由县公安局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